南岳朱陵宮位于湖南南岳古鎮(zhèn)迤北八里紫蓋峰麓水簾洞前。此地古稱道教第三洞天,名曰“朱陵太虛小有之天”。始建于宋,明清屢有修葺。清末毀于火災(zāi),僅存遺址。
中軸線依次為先天門、靈官殿、呂祖殿、朱陵殿、三清殿。兩廂分別有慈航殿、財(cái)神殿以及鐘鼓二亭、東西客堂、寮舍、丹房、齋堂、庫房之屬。第四進(jìn)正殿主祀朱陵大帝,殿堂高踞石臺(tái)之上,面闊五間,高15.60米,重檐歇山,檐下飾斗拱,琉璃屋蓋,畫棟雕粱,輝煌壯麗。殿前4根青石透雕龍柱,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讓。
唐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三十六小洞天》(見張君房《云笈七簽.洞天福地部》,下同):“第三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zhǎng)生治之。”唐杜光庭《洞庭福地岳瀆名山記,三十六洞天》:“衡山朱陵洞天七百里,在衡州衡山!鼻骞饩w《廣湖南考古略》:“第三洞,南岳衡山,周回七百里,名朱陵之天,在衡州衡山縣!
《湖南全省掌故備考》:“朱陵洞,縣北,道書第三洞天,曰朱陵洞天,即此。一名水簾。山上有泉至洞門作垂簾狀,朱子詩:詩成天柱峰頭月,酒醒朱陵洞里天!薄爸炝旰蠖,石鼓山石壁中,前有門,洞中可置一幾一榻,明劉光海有詩。”
清光緒《衡山縣志》:“水簾洞之源從紫蓋峰來,流經(jīng)山澗,匯入水潭,潭闊二三丈,深不可測(cè)。潭滿而溢,遂為水簾。高二十余丈,石峭立如壁。”
按:第三洞天朱陵太虛洞天在湖南省南岳紫蓋峰下水簾洞。此處傳說為朱陵大帝洞府。其實(shí)它不是洞,而是南岳一個(gè)最大最奇麗的瀑布。“水簾洞之奇”歷來被譽(yù)為“南岳四絕”風(fēng)光之一,歷代題詠很多。水從石壁上奔涌直下,像垂簾一幅,虎虎有聲,銀光四射,遠(yuǎn)在一二里路以外,就能聽到“雷聲”,看到“白練”。瀑布石壁上刻有“夏雪晴雪”,形容水簾,恰到好處。水簾峭壁兩疊石磴,其牛腰一疊磴,水從上瀉下,遇之而一折,再噴飛傾落直下,如簾幅中間攔腰一折,形成跳玉噴珠奇觀。明張居正詩所詠“水晶掛簾五云頭”,宋畢田詩謂“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碎珠聯(lián)冷噴秋”,都是描寫這種奇觀。洞下有投龍?zhí),洞壁有許多石刻。如宋潘峙題“水簾洞”、宋騰牧題“朱虛”、宋沈紳題“南岳朱陵洞天”、宋李亙題“羽客下棋處”“金龍曳尾處”“寶篆浮水處”“投金龍玉簡(jiǎn)處”等,宋章察題“沖退醉石”,鐫在水中石上,水流漣漪,字字閃閃欲動(dòng)。朱陵洞瀑布(水簾洞)周圍舊時(shí)還有中宮、上清宮、九真觀、九真降圣觀以及招仙觀,道眾云集,高道輩出。1964年在上游建成水簾洞水庫,平時(shí)發(fā)電,旱季灌田,瀑布奇觀需要專門放閘或春雨季才能看到。
1996年南岳區(qū)政府決定恢復(fù)水簾洞奇觀,重現(xiàn)山水靈秀。南岳道教協(xié)會(huì)籌集巨資,于2000年5月動(dòng)工重建,2003年底竣工,千年古觀得以重興。宮觀占地近20畝,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由五進(jìn)七重院落組成,圍墻周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