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寺位于蘇州太湖西山秉場村羅漢塢,地處幽谷,為西山景區(qū)僅存的少數(shù)幾個寺廟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二年(937),明洪武初歸并上方寺,明永樂年間僧悟修重修,不久寺廢,明天啟二年覺空禪師來居,寺始興,至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寺得重建成,有《重興古羅漢寺碑記》。清末后漸廢,解放后淪為倉庫,1984年由吳縣園林管理處重建大殿(明灣清乾隆民居拆遷),增建可樂堂、山門,并有專人負責看管,對游人開放。相傳吳王曾駐兵于此,故地名“兵場”,后誤寫作“秉場”。羅漢塢以寺而名,峰巒疊翠,果木森森,蔚然成海。寺前溪旁新建有石雕牌坊一座,額枋里刻民國18年(1929)李根源隸書“古羅漢寺”,對聯(lián)“古樹徑通幽,梵音風作韻”由沈炳春撰寫。
山門正中端坐大肚彌勒佛(布袋和尚),花崗石刻,身背黃袋,笑臉相迎。上有匾額,名曰“皆大歡喜”;寺門有聯(lián)“笑不盡古今事,看得見去來人。”像后屏上有對聯(lián)數(shù)幅,為古寺添趣:“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薄按蠖前_,觀前住位兜率主;微笑圓融,當來出世彌勒尊!薄按蠖悄苋,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薄靶Φ綆讜胶峡,坐來無日不開懷!边^天井,為羅漢堂,該殿為清代建筑,殿內供花崗石刻釋迦牟尼及清代童子面十六羅漢。羅漢雕鑿粗放,造型樸拙,神態(tài)各異給人以莊重淳厚之感,有盛唐遺風;這種特殊的羅漢造型為國內所罕見,1997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從藏書穹窿山寧邦寺搬遷至羅漢寺);上有“佛光普照”匾額。
寺旁,兩株名木香樟,并列依溪,一株盤根錯節(jié),屹立長青,茂如翠蓋;一株蒼勁挺撥,深蔭翳日,姿態(tài)古拙。兩樹同被一株徑粗60余厘米的古紫藤纏繞,遍體瘤癤,似云龍戲珠,稱“藤樟交柯”,蔚為奇觀。寺前,羅漢松一株,如金剛屹立,頂端主干折裂,新枝出于枯木,有枯木逢春之意。李根源于民國18年(1929)游西山至羅漢寺,有“紫藤一柯,夭嬌拿空,較拙政園文藤尤奇古可愛,羅漢松一株,亦逾千歲之物”的評述。寺后,有“軍坑泉”俗稱龍王池,分雌雄兩口,緊密相連。該地為吳王駐兵之地,泉即為吳軍所開,故得名軍坑泉。寺東山腰有宋代奸相黃潛善墓,村中居民多姓黃,系黃氏后人,世代以花果為業(yè),民風淳樸,熱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