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VA免费看成,亚洲精品高清中文字幕完整版,国产免费a,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欧美日本一区视频免费,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 > 越秀區(qū)旅游

越秀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崗公園)
  位于市區(qū)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積16萬平方米,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廣州起義戰(zhàn)役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后同盟會會員潘過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遺骸收殮安葬于紅花崗,后將此地改名為“黃花崗”,黃花即菊花,象征節(jié)烈。黃花崗墓園北向南,建筑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始建于1912年,孫中山書“浩氣長存”四字鐫于墓坊。烈士墓構(gòu)筑在崗陵之上,紀功坊峙立墓后。墓道兩旁蒼松翠柏,烘托出滿園黃花輝映碧血的莊嚴肅穆氣氛。園內(nèi)還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橋等。建國后政府在墓園外筑起圍墻,1961年這里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11年4月27日(農(nóng)歷3月29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在廣州舉行起義,結(jié)果失敗,喻培倫等86人(一說100余人)英勇犧牲,其中華僑29人。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詳細]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位于越秀山西側(cè)的象崗山上,是利用1983年在象崗發(fā)現(xiàn)的第二代南越王趙昧的陵墓而建成的,也是廣東省第一座古墓博物館。館內(nèi)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面向解放北路的綜合陳列樓,主要陳列香港楊永德伉儷捐獻的歷代瓷枕和其他臨時性展覽。二是南越王墓墓址,按原狀保存,并對外開放。三是于墓室西側(cè)的主體陳列大樓,陳列南越王墓0土的文物珍品。1983年6月,在廣州象崗發(fā)現(xiàn)了一座大型南越國古墓,同年8月25日至10月6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廣東省博物館聯(lián)合組成象崗漢墓發(fā)掘隊對該墓進行發(fā)掘,墓0土“文帝行璽”金印等一千余件珍貴文物,證明墓主就是第二代南越王趙?。發(fā)掘結(jié)束后,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墓址就地保存并在此籌建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館的籌建,得到國家文物館的大力支持并撥出?顚α昴惯M行維護和保護,還派出文物專家共商博物館的籌建和文物保護工作。廣東省和……[詳細]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于廣州市中山二路92號,占地18萬平方米,是解放后為紀念1927年12月11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廣州起義犧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紀念性公園。主體有正門、廣場、陵墓大道、廣州起義紀念碑和圓形的封土,F(xiàn)有景點和游樂場所16處,集紀念、游覽、科普于一園。墓道兩旁有20個大花壇,四季鮮花不斷;墓上密鋪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園東部有中朝人民血誼亭和中蘇人民血誼亭。園中人工湖還有湖心紀念亭,橫匾上 書-“血祭軒轅”,為董必武所題。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和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中文名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建立時間1954年陵園性質(zhì)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公園陵園鐫刻周恩來手書陵園評比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之一陵園宗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錄1陵園位置2基本信息3歷史事件4歷史意義5詩文悼詞6陵園構(gòu)造7建筑特色8公交路線1陵園位置廣州起……[詳細]
石室圣心大教堂
  石室圣心大教堂坐落于廣州市區(qū)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qū)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由于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教堂建筑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教堂屬“哥特”式建筑,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圣母院相媲美。石室天主堂四周,一年四季樹木常青,鮮花簇擁,五彩繽紛。目前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人都到石室觀光。教堂正面是一對巍峨高聳的雙尖石塔,高插云霄。石塔中間西側(cè)是一座大時鐘,東側(cè)是一座大鐘樓,內(nèi)有四具從法國運來的大銅鐘;堂內(nèi)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正面大門上面和四面墻壁分布的花窗欞,都是合掌式,所有門窗都以法國制造的較深的紅、黃、藍、綠等七彩玻璃鑲嵌。這玻璃可避免室……[詳細]
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廣州農(nóng)講所舊址講習所舊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是毛澤東等人于1926在廣州舉辦的廣州農(nóng)動所舊址。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42號。原是番禺學宮,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代重建。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由中國共產(chǎn)黨人彭湃等倡議,經(jīng)中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決議通過開辦。自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舉辦6屆。1、2屆所址在廣州市越秀南-路惠州會館,3、4、5屆在廣州東皋大道1號,第6屆所址遷此。1~5屆主任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第6屆1926年5~9月舉辦,改主任為所長,毛澤東任所長,肖楚女為專任教員,教員有彭湃、惲代英、阮嘯仙等。本期招收學員327人,來自當時的-20個省,在此學習有關農(nóng)民運動、軍事、政治等課程,進行軍事訓練,并到農(nóng)村實習。學員畢業(yè)后奔赴各地從事農(nóng)民運動,對中國革命作出了很大貢獻。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宏偉的古建筑,是一組……[詳細]
廣州鎮(zhèn)海樓(廣州博物館)
  這座絳紅色的建筑就是鎮(zhèn)海樓,它是廣州文化史跡引人注目的一顆明珠,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景。鎮(zhèn)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其為“五層樓”。此樓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后又題名為“鎮(zhèn)海樓”,有雄鎮(zhèn)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關于鎮(zhèn)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游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zhèn)壓住“龍脈”,否則日后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后,游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fā)現(xiàn)廣州的越秀山上現(xiàn)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zhèn)守廣州的永嘉侯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zhèn)住。圣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zhèn)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jù)說亦有辟邪鎮(zhèn)王之意。鎮(zhèn)海樓……[詳細]
中共“三大”會址
  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恤孤院路3號。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是迄今中國共產(chǎn)黨唯一在廣州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國革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1979年,中共三大會址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復開放。中共三大會址原為1幢兩層高、每層2間相連通的普通房屋,為人字瓦頂?shù)拇u木結(jié)構(gòu),是設有騎樓的典型舊式廣州民居形式。但房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被日軍飛機炸毀。經(jīng)過新建后,新建紀念館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全部用于陳列展覽;舊民居5號樓將作為臨時展廳,展出與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有關的專題展覽;5號樓和新館通過兩層的走廊連成一體。1923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jīng)Q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會上確定了合作方針:共產(chǎn)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chǎn)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詳細]
五羊石雕
  關于“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么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yōu)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qū)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園內(nèi),該石像有一美麗傳說:五位仙人身著五色衣服,騎五色羊,從南海飄來,降臨廣州,五只羊嘴里各銜一莖六穗的稻谷。仙人將稻穗送給當?shù)鼐用瘢⒆8S罒o饑荒,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廣州亦得別稱“羊城”和“穗城”。根據(jù)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作。這座五羊石雕,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羊頭部的一塊石料就重達2噸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遠望,口銜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視人間。其余四羊,環(huán)繞其身,親……[詳細]
9、廣州光孝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光孝寺
  廣州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廣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名剎。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廣州市四大叢林(光孝、六榕、海幢、華林寺)之一,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最初是南越王趙佗(220一265)之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都尉虞翻因忠諫吳王被貶廣州,住在此地,并在此擴建住宅講學,虞翻死后,家人把住宅改為廟宇,命名“制止寺”。東晉時期,西域名僧曇摩耶舍來廣州-時,在此建了大雄寶殿。唐宋時期,該寺改為“報恩廣教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從曇摩耶舍在此建寺講學以后,先后有許多名僧也來此傳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時代,印度名僧智藥禪師途經(jīng)西藏來廣州講學,并帶來一株菩提樹,栽在該寺的祭壇上。唐儀鳳元年(676),高僧慧能曾在該寺的菩提樹下受戒,開辟佛教南宗,稱“禪宗六祖”,為該寺增添了不朽……[詳細]
10、六榕寺
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廣州市的六榕路,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nèi)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因蘇東坡當年為寺廟題字而得名。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并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樣,歷來為人們所稱頌,加之歷史地位與光孝寺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凈慧(六榕寺的別稱)以塔顯”之稱。六榕寺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跡。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蘢,文物薈萃。六榕寺以六榕花塔為特色標志,1997年被評為廣州市十大旅游景點;拘畔⒘潘挛挥趶V州市的六榕路,該寺離光孝寺不遠,是廣州市一座歷史悠久、海內(nèi)外聞名的古剎。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跡。六榕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后北宋初毀于火災,宋端拱花塔二年(989年)重建,改名為凈慧寺。后蘇東坡來寺游覽,見寺內(nèi)有老榕六株,欣然題書“六榕”二字,后人遂稱為“六榕寺”……[詳細]
廣東華僑博物館
  廣東華僑博物館是廣東省僑辦直屬公益一類事業(yè)單位,是全國唯一一家省級專業(yè)華僑博物館。1995年奠基,2002年建成,2009年11月開館,現(xiàn)有藏品4000余件(套),2010年被確定為廣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館舍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陳列展覽面積4200平方米?偼顿Y4200萬元,其中省財政撥款1700萬元,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及社會各界捐款近1700萬元,省僑辦投入800萬元。主題展覽由廣東華僑歷史陳列、廣東華僑民居、廣東華僑博物館建設回顧組成。廣東華僑歷史陳列分為移民海外、艱苦創(chuàng)業(yè)、文化傳承、浩氣長存、情系鄉(xiāng)梓、華僑事務六個部分,全面系統(tǒng)展示廣東華僑歷史文化,彰顯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歸僑僑眷歷史豐碑。同時還經(jīng)常舉辦華僑文化藝術專題展覽。廣東華僑博物館以服務國家、服務僑胞、服務社會為宗旨,力爭建成全國收藏、研究華僑歷史文獻文物,展示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精神,傳承華僑文化的重要基地,開展華僑文……[詳細]
廣州大佛寺
  大佛古寺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惠新中街21號。古寺始建于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龍藏寺。后殿宇垂危,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于火。平南王尚可喜為便于向天子“祝嫠祜國”,考訪龍藏寺故址,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大佛古寺殿宇仿京師官廟制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大雄寶殿座北向南,面闊七間,深進五間,建筑面積達1200平方米,至今仍為嶺南之冠。歇山頂上蓋素胎板,瓦簡及勾頭,滴水,灰塑瓦脊的竹龍,牡丹等脊飭。雖歷經(jīng)三百多處風雨侵蝕,但風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贈的優(yōu)質(zhì)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另外還有頭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廊廡、香積廚等大小殿堂,房舍都顯得清凈樸素,宏偉莊嚴。雍正十一年(1733),廣州知府劉庶接到率正皇向全國頒整佛教諭旨,決定選大佛寺作宣諭之所,于殿前……[詳細]
廣州中山紀念碑
  中山紀念碑是為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觀音山頂上,循“百步梯”上躡498級可通達。紀念碑建越秀公園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砌成,高37米,碑底為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nèi)有梯級可回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刻著孫中山的遺囑,遺囑的全文是:“余致力國民革命幾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jīng)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F(xiàn)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xù)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xiàn),是所至囑!”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桿,周圍樹木郁郁蔥蔥。孫中……[詳細]
五仙觀及嶺南第一樓
  五仙觀位于廣州市越秀區(qū)惠福西路,F(xiàn)寺觀建于明洪武七年(133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廟。該觀屬道教寺廟,寺坐向南,門上大匾上有清人書寫的“五仙古觀”四個大字。五仙觀依山而建,現(xiàn)存有頭門、后殿、東齋與西齋。五仙觀為綠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木構(gòu)架保存完好,玲瓏新巧。后殿東側(cè)裸露的一塊紅砂巖,上有巨大的腳印凹穴,古人一向認為這是“仙人拇跡”,重點保護下來。明清兩代,這里分別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五仙觀在歷史上屢建屢廢,現(xiàn)址亦經(jīng)歷多次變遷。據(jù)有關史籍記載:北宋時廣州就建有祀奉五仙人的寺院;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寺觀遷至西湖玉液池畔,即今西湖路附近,稱奉真觀;南宋末年又遷至今廣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五仙觀毀于一場大火;直至洪武十年(1377年),最后遷建于現(xiàn)址惠福西路坡山巷,主持修建者是廣東行省布政使趙嗣堅。明清時期,五仙觀規(guī)模相當宏大壯麗,殿堂多達十數(shù)處![詳細]
南越國宮署遺址
  南越國宮署遺址位于廣州老城區(qū)中心中山四路。公元前203年,秦將趙陀割據(jù)嶺南,建立南越國,在都城番禺(今廣州)興建王宮御苑。南越國宮署遺址內(nèi)不僅有南越宮苑,還有從秦、漢、晉、南朝、隋、唐、南漢、宋、元、明、清到民國共12朝的遺跡遺物。這些遺跡層層相疊,構(gòu)成了一部記載廣州兩千多年發(fā)展的無字史書。南越國宮署遺址面積共15萬平方米,東起倉邊路,西至廣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華路,被專家們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而宮署的核心區(qū)域為4.8萬平方米,東起忠佑大街,西至北京路,南起中山路,北至廣州大廈門前,這范圍已被市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區(qū)。為了保護宮署遺址,市政府已撥出?5億多元補償外商的地皮價值和搬遷市兒童公園。目前,廣州市正按申報要求,包括南越王宮遺址、西漢南越王墓和在西湖路發(fā)現(xiàn)的西漢南越國“水關”(水閘)三處遺址,以“南越國”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1984年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電信局電信樞紐大樓工地發(f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