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冢集是新石器時代至周代的村落遺址。位于曹縣普連集鎮(zhèn)莘冢集行政村內東端。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由菏澤地區(qū)文物普查時發(fā)現。1973年,菏澤地區(qū)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普查。遺址出土有單孔兩面對鉆,通體磨光,刃部有使用痕跡的扁平石鏟,磨制精美略成弧形的石鐮,有明顯使用痕跡的骨鑿、骨匕,尖銳鋒利的骨鏢、骨錐、骨鏃,造型規(guī)范的陶盆、碗、罐、鬲、壺、甗、盂……[詳細] |
鄭氏莊園位于顏店鎮(zhèn),原有三處大型莊園,現僅存洪福寺、鄭郗村二處。鄭氏乃滋山一帶豪門望族,明末清初時便富甲一方,后建莊園。據新近發(fā)現的鄭郗村莊園碑文記載,清嘉慶年間,該莊園雄居鄉(xiāng)野,規(guī)模壯觀,由此可知,鄭氏莊園最晚建于清朝中期。下面將二處莊園分別作一簡介:洪福寺鄭氏莊園位于嵫山南側,洪福寺村。清道光年間,莊園主鄭橡為防捻軍及匪患,加修三道圍墻,將村及滋山西峰包括在內。民國年間,這里成為其后裔鄭培太的……[詳細] |
公泉峪建筑群位于今南王鎮(zhèn)西4公里的公泉峪中。公泉峪,名源于泉。傳說宋朝年間天大旱,周圍幾十里無水,唯此泉水流不息,且清而甘,眾皆來此汲水,故名公泉。此山谷則稱公泉峪。公元986年(宋雍熙三年)王實在此置石刻造像。公元1081年(宋元豐四年),天又旱,群眾在此祈雨而應驗,故認為此地是白龍居處,公泉上方之山洞則題銘為“白龍洞”,并在此建白龍廟。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兩……[詳細] |
【田橫五百義士墓】 為西漢墓葬。位于即墨市東部的田橫島西峰之巔。墓呈漫圓形,直徑近10米,封土高2.5米,由石塊與砂土筑成。田橫島座落于即墨市東部黃海的橫門灣中,現已辟為田橫島旅游度假區(qū)。海島東西長約3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距陸地約3.5公里,因西漢初年齊王田橫曾率眾在此棲居而得名。田橫(?~公元前202年),戰(zhàn)國齊田氏之后。秦末,隨其兄田儋起兵反秦,盡有齊地。田儋子田市、田儋弟田榮、田榮子田……[詳細] |
官堌堆遺址位于定陶縣仿山鄉(xiāng)姜樓村南520米。20世紀60年代,人民公社組織附近的大隊社員拉土墊地,使該遺址受到嚴重的破壞,F存堌堆四壁陡峭,底部南北30米,東西15米,高8米。文化層暴露十分明顯,有灰土層,燒土面,蚌殼坑和灰坑等,文化內涵十分豐實。建國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考古專業(yè)的部分師生多次來此地考察,并在此發(fā)現和采集了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大量遺物。大量的鹿角化石、野……[詳細] |
梁公林,亦稱啟圣王林,位于曲阜城東13公里處,北靠327國道,南倚防山,北臨泗水,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同母親顏征在的墓地?鬃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葬于防山之陰,24歲時母親顏征在去世,將父母合葬。父以子貴,金代封叔梁紇為齊國公,元代封啟圣王,因此梁公林又稱“啟圣王林”。林園歷年增擴,周圍石徹林墻,古柏森森,享殿3間,殿后有內梁公林墻,中間為叔梁和顏征在合墓,墓碑篆文“圣考公齊國公墓”,墓前有石人、石……[詳細] |
滕州縣衙,位于山東省滕州市北辛街道辦事處,于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建筑,為明清時期滕縣的縣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元朝末年,滕縣縣衙在戰(zhàn)亂中被毀。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知州薛原義修南梁壩堰,引南梁水由黃山橋入護城壕,滕縣縣衙也得到重建。1487年,明憲宗逝世,憲宗第三子朱佑樘即位,后改年號為弘治。明孝宗朱佑樘勵精圖治,是明代中葉一位賢君,……[詳細] |
洛莊墓地位于章丘區(qū)棗園街道辦事處洛莊村西500米處。西至省水利局設計院農場,東臨09號公路。文物保護范圍:現洛莊漢王陵管理處的圍墻為四至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墓葬遺址中部隆起,有大片封土。2000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1999年經考古鉆探和勘察,墓葬平面形狀基本搞清。墓上封土面積為200×200米,墓葬方向為東向西,平面結構為“中”字型,墓室居中,面積約為37×35米,墓室東西各有……[詳細] |
曲阜城北15公里的董大城村,周有一土城,相傳原有外大、內小兩城,現存為小城。城呈長方形,東墻長292米,西墻282米,南墻426米,北墻432米,墻寬約10米,四面各開一門,城內面積約0.126平方公里。目前尚未在古籍中發(fā)現關于該城的記載,1980年濟寧市文物普查隊對其進行了調查和開方試掘。城下半部夯土層10~12厘米,夯窩直徑4~5厘米,上部夯層14~16厘米,夯窩6~7厘米。距城基1米高處,橫……[詳細] |
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位于濟南市天橋區(qū)北園鎮(zhèn)濼口村北黃河之上。1909年初開工,到1919年11月竣工,是當時英德合修的津浦鐵路的第一大工程,也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懸臂梁式鐵路大橋。該鐵橋也是一處具有革命意義的紀念地。1977年被命名為“周總理視察濼口黃河鐵橋紀念地”,列為第一批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黃河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洪峰。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一個橋墩被沖毀,周恩來總理得知后,立即……[詳細] |
羊山漢墓群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山東省內較為龐大的漢代墓群。除山北面發(fā)現的十間連體大型墓葬外,大多數為小型單石室及雙石室墓,多數墓葬較為集中,近則一兩米,遠則三、五米,埋葬于山前山后。羊山漢墓群以出土漢代彩繪陶器聞名于世,尤其是出土的陶俑、陶馬造型細致、逼真大氣,藝術性強,充分體現了羊山在漢代時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西漢乳釘紋規(guī)矩鏡,上世紀80年代出土于羊山漢墓群,直徑14厘米,厚0.72厘米,重439.2……[詳細] |
張舜臣碑樓位于章丘區(qū)寧家埠街道馬彭村東南。文物構成為碑樓一座。保護范圍:以碑樓中心為起點,四周各至2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同保護范圍。張舜臣碑樓為磚石結構(室內無木構架),坐北朝南,共三層,總高8.3米,室內為穹頂。面闊一間,進深一間,面闊2.35m,進深2.35m。底層外墻長寬各4.55米,二層外墻長寬各4.07米,三層外墻長寬各3.35米,建筑面積21.62平方米。屋面形式為灰瓦十字歇山頂,正脊雕……[詳細] |
【康有為墓】 位于青島市嶗山區(qū)大麥島村北的浮山南麓。墓址占地1000平方米,墓呈圓形,周長16.4米,封土高2米。周圍用石塊砌成,砌石高0.6米。墓前豎立康有為的門生、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撰寫的“康有為先生之墓”碑(高2.22米,寬1米,厚0.26米),碑陰刻《南?倒怪俱憽。墓后植六棵挺拔的龍柏,象征“戊戌六君子”?涤袨椋1858~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戊戌變法失……[詳細] |
段村烈士祠位于青州市高柳鎮(zhèn),年代為1945年。在南段村與北段村之間,原本有一個鐵塔寺,抗日戰(zhàn)爭期間被鬼子炸為廢墟。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投降后,四邊縣人民政府將此處改建為段村烈士祠。烈士祠于1947年慘遭國民黨反動派破壞,1952年益都縣政府出資重建,以后又歷經多次修繕。段村烈士祠展區(qū)分五個部分,正面的烈士紀念堂內主要展示的是648位烈士的簡要生平及烈士用過的戰(zhàn)斗遺物;東側的第一展區(qū)是黨史……[詳細] |
牛家遺址位于廣饒縣廣饒街道辦牛家村北約200米處,向南約1000米是白塢村,向東約1000米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生產路。遺址北邊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生產路及人工溝。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部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河道,群眾俗稱北溝崖。遺址地處平原,視野開闊,上面為農田,周圍無太多樹木。土質呈灰紅粘顆粒狀。1987年廣饒縣文物普查小組對牛家遺址進行了第一次普查,后又多次對其進行實地普查,發(fā)現了大量的陶片。從溝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