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賢寺是指導一個寺廟中同時供奉七位賢人的寺廟。忻州七賢寺專門供奉春秋時期的趙盾、韓厥、公孫杵臼、程嬰、靈輒、鉏猊、提彌明等七位賢士。
過去,忻州古城北關路面通往匡村的一條街道叫七賢古道。明朝嘉靖二年,山西僉事李謙選定在城西北方面與匡村交界的地方(現(xiàn)忻府區(qū)工程質(zhì)量監(jiān)督所),為彪炳趙盾和救趙盾的三位義士,加上救趙盾孫子趙氏孤兒趙武的三位義士而建。這座祠廟就叫七賢廟,也叫七賢寺,七烈士廟,于是把這條街也叫做七賢巷或七賢古道。李謙還在七賢古道的東端盡頭臨界南北大街處筑了一道木質(zhì)結構牌坊,正面題“七賢古道”,陰面書“晉烈士祠”,起名“晉烈士祠坊”,一直保留到五十年代前期。
位于古城北四十里的程侯山下,清乾隆五十七年重建有七賢廟,經(jīng)過戰(zhàn)亂損毀嚴重,當?shù)刭t士劉計和籌款于2005年再次恢復重建,塑像莊嚴,楹聯(lián)考究,保持了當年的風貌。
信息來源:忻州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