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永壽塔
南京永壽塔是座風(fēng)水寶塔,建于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初名永昌,后改今名,永壽塔位于溧水縣城的永壽塔園內(nèi),地處秦淮源頭的溧水縣城寶塔路。清乾隆元年(1736)重修,是溧水縣城的一個標(biāo)志。
登上塔頂即能俯瞰秀麗的溧水縣城。塔為磚砌仿木樓閣式,7級8面,高約40米,底層周匝八角形白石臺座,塔身每層辟券門4個,另四面做假門,二層以上各層真假券門上下相閃而置,四層以上將假門改為假窗框,每層有腰檐、平座,周繞欄桿,塔內(nèi)做四方形塔室,每層置木扶梯和木板樓面,F(xiàn)塔臺基、石欄板、腰檐、平座、剎件和室內(nèi)樓面、扶梯均已毀,僅存八角形塔壁。1992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百里秦淮之源,青山綠水環(huán)繞.斜陽古塔夕照,一派水鄉(xiāng)畫卷.永壽塔園為 秦淮源頭第一園,園因塔而及名,塔倚園而增輝.溧水博物館設(shè)計新穎,造型 別致,展廳軒敞,可觀賞各類展覽;
回廊往復(fù),有曲經(jīng)通幽之妙。一灣碧水, 繞園而過。古柳垂楊之下,有韓國一代宗師崔致遠銅像.少年崔致遠,只身泛海西渡,求學(xué)大唐。學(xué)成,任官溧水,通覽山川勝景,著有《中山覆簧集》、 《桂苑筆耕集》、 《帝王年代歷》等詩文。
千余年來,一直被尊為朝鮮漢文學(xué)之開山鼻祖。唐代傳奇《仙女紅袋》,記載了崔致遠夜憩于溧水縣南招賢館時的一段奇遇。此地有雙女墳。不知何朝何代,傳二女為情而殞,詩人往游,憑吊忘悼,感慨不已。是夜,果有二麗姝紅袋貯詩往謝,相與唱和,極盡歡洽。所謂才子佳人,演繹一段風(fēng)流情史;雙女古冢,見證幾番人情冷暖。巍巍高塔,孤對斜陽。
據(jù)記載,明代萬歷朝,知縣徐良彥為鎮(zhèn)溧水地理之失合全縣之力,集資建塔。塔成,初名永昌,敕命永壽。其塔為仿木樓閣式建筑共七層八面,其下雕有金鋼力士和門神。舊時初一、十五之夜掌燈時分,永壽寺塔上下通明,玲瓏剔透,蔚為壯觀。悠悠秦淮之河,巍巍永壽寺塔,江南古城風(fēng)光旖旎,永壽塔園古樸典雅,漫步其中,定會俗慮頓消,樂趣無窮,才財二氣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