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道教圣地中五臺道觀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東風路和文林路交會點,南臨渭河川,北枕五陵原,東依漢高祖長陵,西牽漢武帝茂陵,地勢北高南低,呈黃土溝坡狀,海拔430米,為關中五臺之首。
中五臺道觀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原名是九天太一元君廟,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朝廷賜名太清觀,并頒發(fā)尚書禮部牒(牒文現存咸陽博物館),明朝時稱真武臺,后改名為中五臺和南五臺齊名,時廟高數丈,峻峭如削,游人如織,香火旺盛。據塔爾坡當地老者講,過去站立在樓臺最高處可覽咸陽全城景致。山雨欲來風滿樓就是指這樓臺。
1949年5月彭德懷元帥在此設指揮部進行了咸陽解放史上著名的中五臺戰(zhàn)役,1950年土改時道觀依然存在,1953年部分殿堂被改為中五臺小學,1964年觀內大量建材被拆遷修建渭濱公園亭臺,1967年又拆遷部分觀內建筑材料修繕塔爾坡小學,1968年文革破四舊道觀建筑全部拆毀復墾為耕地,四周夯土全被毀壞。直到1989年金太真道長和信士在遺址修建了呂祖殿和老毋殿,1992年渭城區(qū)文物局把中五臺定為市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單位,1995年4月渭城區(qū)人民政府批準中五臺為宗教活動場所,2003年起經多方籌集資金修復了部分建筑,道觀內已建成山門和三殿一樓,其中真武大殿為道觀主殿,高24米,重檐飛峙,氣勢巍峨……從此游人云集,香火不斷,千年清觀重現輝煌。
中五臺歷史遺跡豐富,主要有由金大定時頒發(fā)“尚書禮部牒”原樣雕刻的牒石,記錄著該觀名稱的來由,其文為:“陜西東路轉運司京兆府咸陽縣,住持九天太一無君廟道士王道法狀告:見住本廟,自來別無名額,已納訖合著錢數,乞立太清觀名額。勘會是實須合給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