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羌汗國王陵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莎車縣老城和新城之間的阿勒屯德爾瓦茲以北,是葉爾羌汗國時期的王陵。該王陵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王陵內(nèi)共葬有蘇來坦·賽義德汗、阿布杜熱西德汗、阿布杜克里木汗、穆罕默德汗、艾哈邁特汗、阿布杜里提甫和他們的子孫及著名木卡姆學者、詩人阿曼尼莎汗。
葉爾羌汗國,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蘭教地方政權(quán),史籍稱“蒙兀兒汗國”、“蒙古利亞國”、“賽義德汗國”等!睹魇贰穼π陆鞯卣䴔(quán)統(tǒng)稱“地面”,因首府為葉爾羌(今莎車),故名。統(tǒng)治者系察合臺后裔。轄地為“阿爾蒂沙爾”(即六城:喀什噶爾、葉爾羌、于闐、英吉莎、阿克葉爾羌汗國蘇、烏什),盛時包括吐魯番、焉耆和費爾干納。1514年建國到1680年亡,凡166年,歷11代汗的統(tǒng)治。境內(nèi)居民為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等。居民從事農(nóng)、牧業(yè)。遜尼派為國教。
王陵由三部分組成,西邊是“阿勒屯魯克清真寺”,東邊是“阿勒屯水池”,中間是“阿勒屯麻扎”,總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鞍⒗胀吐樵庇址譃閹讉單獨部分。埋葬汗王和他們的宗教信徒的墓地,由磚墻和木柵欄圍起來,筑有琉璃磚裝飾的大門,大門內(nèi)是全用磚砌成的一排排墳墓,墻和墳墓外面,是用各種紋樣圖案的石膏花和有各種鉻文的花磚裝飾。前方插著各種彩旗。居室單另修建,整個麻扎有濃郁的宗教色彩。
葉爾羌汗國王陵的修建堪稱維吾爾建筑史中的經(jīng)典之作,不僅為現(xiàn)今的學術(shù)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研究維吾爾族殯葬禮儀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其中,阿勒屯麻扎在布局和圖案裝飾等方面,別具風格,是伊斯蘭教優(yōu)秀建筑藝術(shù),為了解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生活習慣、埋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006年5月,葉爾羌汗國王陵作為明代的古墓葬,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