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區(qū)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為清初所建的-廟。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慶宮一部分。清代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王府?滴跞辏1694),舊睿親王府改建成瑪哈噶喇廟。1776年,乾隆將該寺賜名“普渡寺”。大殿建筑宏偉,臺基高大,須彌座式,面闊9間。黃瓦綠剪邊殿頂,前廈為綠瓦黃剪邊。檐出飛檐共3層,為建筑式中少見。
由于歷史原因,建國以后,普渡寺地區(qū)自然形成一個高密度居民區(qū),普渡寺大殿變成了學校的教室和倉庫,普渡寺破損嚴重,四周的配殿更是不復存在。普渡寺的修繕引起了許多部門和人士的關(guān)注,被列入北京市3年“3.3億元文物搶險修繕工程”項目,東城區(qū)財政投資4000多萬元,搬遷了普渡寺臺上的186戶居民,撤并了占用普渡寺大殿的南池子小學,拆除普渡寺周邊破舊民房和違法建筑近5000平方米,徹底騰退文物,進行修繕。
騰退后,普渡寺的修繕完全按照古建傳統(tǒng)工藝及文物整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殿內(nèi)的彩畫穹頂看起來半新半舊,這是因為在維修時要首先使用舊建筑構(gòu)件,只有當舊件缺損、數(shù)量不夠時才用仿制的新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