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巖石窟興建于唐代,主要龕窟建造于盛唐時期,清代和民國時期開鑿少量龕。1956年夾江千佛巖石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經(jīng)四川省文物局復(fù)查后再次重新公布千佛巖石窟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wù)院公布千佛巖石窟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夾江千佛巖石窟位于夾江縣漹城鎮(zhèn)西2.5公里的大觀山下,位置在東經(jīng)103°32′26″,北緯29°45′12″,海拔420米。濱青衣江北岸,東起聚賢街小牌坊、西至紙博館圍墻、北至大觀山頂、南至青衣江北岸、長約1.2公里、寬約0.7公里,海拔高度為380至520米。摩崖造像位于沿江石壁之上,濱青衣江東岸,石龕造像集中區(qū)延亙600余米。造象最高者離地面約20米,紅砂石質(zhì),深浮雕,現(xiàn)尚存162龕,佛像2470尊。主要內(nèi)容有:凈土變、觀音龕、地藏龕、說法莊嚴龕、毗沙門天王龕、一佛二菩薩等。其中最大者龕高340厘米,寬220厘米,深180厘米,一般龕面積約一平方米左右。
夾江千佛巖石窟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和歷史價值:
1、歷史價值:千佛巖石窟的造像及造像題記,最早鐫刻開鑿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是盛唐期間佛教在川西盆地傳播、發(fā)展狀況的見證,是川地現(xiàn)存唐代摩崖造像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千佛巖石窟系民眾自發(fā)鐫刻,較川西其他摩崖造像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表現(xiàn)在龕體內(nèi)容的組織和造像的藝術(shù)手法之上。
千佛巖摩崖造像除具有唐代造像的特點外,還有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被專家稱為“新異的盛唐體”。除此以外,千佛巖造像在音樂舞蹈藝術(shù)、鐫刻藝術(shù)、社會生活等方面,也為研究者提供了實物證據(jù)。
2、藝術(shù)價值:
千佛巖石窟造像生動、活潑的表達了盛唐時期人物形象。從鐫造藝術(shù)上看,千佛巖造像風(fēng)格多樣,地藏變龕采用大刀闊斧的簡潔寫意;凈土變龕采用精細的工筆;彌勒佛龕的圓雕采用寫真;力士金剛則采用抽象夸張的手法。
千佛巖造像十分生動。雖然塑造的是神,但卻具有活脫脫的人情味和各自的性格特征。在這里,處于佛教最高地位的佛祖沒有冷漠的神態(tài),而具有寬容慈祥的面容。頭戴披風(fēng),身著袈裟,腳穿草鞋,憨厚樸實的地藏形象,獨具風(fēng)格。千佛巖的觀音卻有著不同的豐姿:圣觀音容貌俊秀,嫻靜虔誠,手拿凈瓶,豐肩裸臂,一雙智慧的眼睛中顯示出悲天憫人、欲笑又忍的神態(tài),顯得親切又不失尊嚴;千手觀音結(jié)跏趺坐于蓮臺上,俊美的臉上射出莊嚴的目光;數(shù)珠手觀音身著無袖天衣,亭亭玉立,飄然欲動,恰是唐代美女的化身。
保護范圍:東至千佛勝景牌坊,西至天生橋,北至1號龕所在巖體向北外延30米、濯纓堤向北外延35米,南至青衣江河岸。占地面積約2.72公頃。
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至停車場東界,南至依鳳山北坡海拔550米以下,西至手工造紙博物館西側(cè)圍墻,北至距大觀山公路南側(cè)10米為界。占地面積約127.24公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