璦琿古城(現(xiàn)為愛輝鎮(zhèn))距黑河東南30公里,它是黑河旅游的重要清代人文歷史旅游區(qū)。據(jù)璦琿縣志記載,璦琿城的名稱源于江東舊璦琿附近的璦琿河,舊璦琿統(tǒng)稱為薩哈連烏拉霍通,意為黑龍江城。
早在三百多年前(1683年)清政府就在黑龍江東精奇里河附近建造了璦琿域,并設置了黑龍江將軍衙門,1685年移駐黑龍江右岸的璦琿新城(現(xiàn)今愛輝鎮(zhèn))。當時,璦琿城是整個黑龍江流域政治、經 濟、文化、軍事中心。愛輝城做為黑龍江流域最大的城鎮(zhèn),1900年以前達到頂盛時期,當時“人口四萬、商賈三千”城內商業(yè)店鋪異常繁榮,各類廟宇香火頂盛。
1858年沙俄乘清政府的北方封禁政策,在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指揮上,大批沙俄哥薩克軍隊再次入侵黑龍江流域。他們在江東非法移民,強建村屯,又以武力逼迫清朝政府在璦琿城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愛輝條約》,使我國喪失了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900年沙俄又乘中國爆發(fā)了義和團運動,帝國主義列強組成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之機,以保護正在修建的中東鐵路為名派遣大批軍隊入侵我國東北。他們先是在黑河對岸的海蘭泡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大批屠殺中國居民,把他們驅趕到黑龍江中活活淹死,繼而侵占黑河,順江攻占愛輝城,把愛輝城焚為一片廢虛。1900年是庚子年,因此中國歷史上稱這次沙俄制造的慘案為“庚子俄難”。
現(xiàn)今,愛輝這座黑龍江畔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二十世紀沙俄侵華罪行史的見證,是研究考察黑龍江流域歷史文化重要的遺址。如今,古城遺址,不平等的中俄“愛輝條約”簽定地遺址,副都統(tǒng)衙門遺址,清代將軍墓地已成為重要旅游景點,F(xiàn)愛輝歷史陳列館內,正在建設3000多平方米的新館,它將采用現(xiàn)代化的手 段,使陳列館更好地滿足游人和參觀者的需要;愛輝古城內將恢復原古城風貌,讓人們領略古城舊日的輝煌和愛輝條約的簽約地的原貌,向中外游客展示歷史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