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故城遺址位于臨淄區(qū)辛店鎮(zhèn)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余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城由大、小兩城組成,大城南北近4.5公里,東西約3.5公里,小城在大城西南角,其東北部伸進大城的西南隅,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兩城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周長約21公里。
故城的城墻多數(shù)已湮沒地下,少數(shù)因挖土及河水沖刷而無痕跡,現(xiàn)僅存一些斷垣殘跡。-物部門鉆探考證,城墻早在西周時期就存在,春秋、戰(zhàn)國、西漢時又多次修補。城墻系夯土而成,依地勢而建,多不取直線形,有24處拐角,現(xiàn)有14處保存完整。小城周長7275米,墻基寬20~30米,最寬處達67米;大城周長14158米,墻基寬多在20米以上,最寬處達43米。
據(jù)《齊記》載,齊城有門13座。見于史書的有雍門、申門、揚門、稷門、鹿門、章華門、東閭門、廣門等。但未記確切方位,故后人各執(zhí)一說,比較肯定的西門有申門、雍門;東門有廣門,F(xiàn)已探明11座城門,其中小城5座,大城6座。門道跨度均在8.2米以上,最寬者達20.5米。
城內(nèi)的交通干道很規(guī)整,已探明10條干道,其中小城內(nèi)3條,一般寬6~8米,最寬17米;大城內(nèi)7條,寬10~20米不等。這些道路多與城門相通。
齊故城小城是國君居住的地方,又名宮城。在其西北部存有一夯土臺基,當?shù)貍鞣Q“桓公臺”,是齊國的宮室建筑臺基,現(xiàn)存高14米,地下夯土臺基呈長方形,南北86米,東西70米。在“桓公臺”周圍又鉆探出大片夯土臺基,估計是當時的宮殿遺址。這片遺址幾乎占了小城的一半面積,在此出土了方形鋪地花紋磚、屋脊花紋磚和瓦當。在小城南部(今安和村地)是手工業(yè)區(qū),發(fā)現(xiàn)有鑄幣“齊法化”遺址1處、冶鐵遺址2處、煉銅作坊遺址1處。
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區(qū),又名廓城。大量的手工作坊就分布于此,現(xiàn)已在大城內(nèi)發(fā)現(xiàn)冶鐵遺址4處、煉銅遺址1處、鑄幣遺址1處、制骨遺址4處,是當時齊國最主要的手工業(yè)區(qū)。在大城的地面上,還存有多處建筑臺基,是當年齊王建筑的離宮別墅,主要有“雪宮臺”、“梧臺”、“遄臺”。大城內(nèi)有兩處墓地,一處在大城東北部(今河崖頭村一帶),是當年齊國貴族的墓地,已發(fā)現(xiàn)大、中型墓葬20余座,在其中的5號墓周圍,發(fā)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殉馬坑。另外在大城南(今劉家寨韶院村南)亦有1處墓地,是東周時期的墓葬。
在大城內(nèi)還存有韓信嶺、孔子聞韶處、晏嬰冢、稷下學宮等遺址。韓信嶺在大城東北部,傳說是韓信至齊時筑宮于此,F(xiàn)存遺址基本呈正方形,高出地面4米,四面有3層臺階。經(jīng)鉆探,文化層厚3~4米,包容自西周晚期至漢代的文化堆積4~5層。并有居住、冶鐵、煉銅、制骨等遺跡,是齊故城內(nèi)文化堆積最早、最厚、最復雜之處。關于稷下學宮建筑現(xiàn)已無存,其地理位置說法不一,《臨淄縣志》說稷門為齊城西南門;《齊乘》曰稷門為齊城西門,《劉向別錄》云:“齊有稷門,齊之城西門也,外有學堂,即宣王立學所也,故稱為稷下之學”。1946年曾在大城西墻外的邵家圈村挖得石碑一方,-“稷下”,后碑無下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