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墅牌坊群位于歙縣富揭鄉(xiāng)稠墅村。四座四柱三間三樓縱列在稠墅村口,一座為明天啟年間所造,其余三座為清代所建。其中“褒榮坊”為施表徽商汪廷漳一族三人。汪廷漳先世遷揚州,經(jīng)營鹽業(yè),富至千萬,人稱“鐵門限”。汪氏清乾隆初期在稠墅村建有“修園”,清詩人袁枚等曾會飲于此。
四座牌坊自西向東依次為:吳氏節(jié)孝坊:乾隆十五年(1750)建;旌表汪祖暉妻汪社24歲守寡未育而扶養(yǎng)繼子38年;褒榮三世坊:乾隆二十七年建,背面書"聯(lián)班貳卿",乾隆封蔭汪廷璋及其父汪允信、其祖汪景星奉為奉宸苑卿(掌握皇家園林),封蔭汪廷璋為資政大夫(別稱貳卿,相當于尚書副職侍郎)故名;方氏節(jié)孝坊:乾隆三十九年建,旌表汪廷瑞妻方氏18歲守寡,撫養(yǎng)幼子侍奉公婆至終之事;父子大夫坊:崇禎元年(1628年)建,旌表奉政大夫汪克明,中憲大夫汪懋功父子。
稠墅以汪姓為主。派屬新安登源,即始祖越國公汪華,晉天福年間汪祖公馗(16世祖)之孫仁忻(18世祖)遷居稠墅。至宋紹興年稠墅汪姓已有14支脈,脈脈相續(xù)。至明末清初為稠墅汪姓繁榮的鼎盛時期。以汪鑣家族為代表的鹽商(遷居揚州)致富后,紛紛回鄉(xiāng)大興土木、建寺廟、修宗祠、興花園、造豪宅,別墅稠密,稠墅故以得名。在以汪姓為主的稠墅,后遷居有馮、吳、詹、胡、呂、程、仲、裴、江、賈,各族姓和睦相處,休養(yǎng)生息,代代相傳
正由于明末清初的以兩淮鹽商八總商之一汪廷璋(?-1760,字合聞,號敬亭,汪鑣之孫)為代表的汪氏家族的繁榮,他們紛紛在稠墅廣建宗祠、廟宇,愛敬堂、中和堂、逐英堂、逐世堂、木本堂,星羅棋步。其中以愛敬堂最為典型,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汪廷璋與兩淮巡鹽御史及其他鹽業(yè)總商一起到蜀風御碼頭接駕亭迎駕。同年冬入京賀皇太后壽,受賞貂皮30張。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時,在江都寺行宮賜宴鹽商、官員、汪廷璋獲賜御書"福"字。并以"承辦差務,躍躍急公,宜沛特恩,以示嘉獎",受賞奉宸苑卿銜。消息傳到村里族人無不歡欣鼓舞,為此建造受敬堂,祠堂為三進三開間,祠堂門口,一對黟縣青抱鼓煞是壯觀,里間懸掛御賜書"福"字牌扁,以示榮耀(于70年代拆除)。除了祠堂、靈角寺,大社也不枉為稠墅汪氏家族的又一榮耀。從大里往西約1公里即為稠墅入村的水口,四棵三人合抱的松樹蒼勁挺拔。一口半月型的水塘被抱在汪氏大社門口,以示廣聚財源。與汪氏大社(祀拜祖先之地和大里村汪氏共有)相連的是文會館,整個占地面積約為2000㎡。大社坐北朝南,氣勢宏偉,其北靠山丘,翻過山丘即為靈角寺。寺廟整個建造風格仿杭州靈隱寺,然四大金剛、十八羅漢(泥塑貼金)之造型極其雄偉。是靈隱寺眾菩薩所不能比(于70年代被毀)。除此之外,桃花溪(徽州志有記,現(xiàn)存),及汪氏花園又不枉為稠墅汪氏家族的又一杰作。由于汪廷璋其父、祖因掌管皇家園林。被奉為奉宸兩卿。熟知風水園林構(gòu)造學的汪允信父子根據(jù)稠墅的地理環(huán)境,設計了桃花溪,延綿-里,宛如蛇形,兩邊栽種紫荊花,更加奇特的是桃花溪讓東水西流(值得風水學研究),桃花溪上建有敬亭,為行人駐足小息之處,抬眼望去,文昌閣,汪氏花園,稠墅牌坊群一覽無余。文昌閣飛檐雕棟,八個角懸掛的銅鈴隨風發(fā)出悅耳鈴聲,汪氏花園為仿杭州西湖所建,(唐模小西湖仿稠墅汪氏花園所建)。
2019年10月7日,稠墅牌坊群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