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于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只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
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jù)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guī)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寰宇。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巖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于祠內(nèi),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近千年前的中國橋梁工程師們,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首創(chuàng)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所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所謂“筏形基礎”,就是用船載石沿著橋梁中線拋下大量石塊,使江底形成一條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橋墩。洛陽橋的橋墩形式也別具一格,值得一看。橋墩全中用長條石交錯壘砌,兩頭尖,以分水勢,減輕浪濤對橋墩的沖擊。為了鞏固基石,勞動人民還首創(chuàng)了“種蠣固基法”,即在基石上養(yǎng)殖牡蠣,使之膠結成牢固的中流砥柱。洛陽橋成功地建成了我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是我國古代橋梁建筑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稱贊說:“洛陽橋是福建橋梁的狀元”。當年主持修建洛陽橋者為泉州郡守莆田人蔡襄。相傳蔡襄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聰明博學,十八歲高中狀元,遂本朝為官,但他從小受其母教誨,為官后要為郡人修橋,為民解難。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請回本府為官,為泉郡守。他回到泉州后為洛陽江水深浪大,難造橋基而日夜發(fā)愁。一天他突然夢見觀音大士指點他派人向海龍王求助。蔡襄一覺醒來十分驚奇,便給海神寫一封求助公文,問手下衙吏:“誰人下得海。”一個衙吏隨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來此人姓夏得海,誤以為老爺叫他,隨口應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處投遞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無回,便告別了妻子,買了一壺酒喝得大醉臥在海灘上,想讓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覺醒來,黃色的公文袋變成了紅色公文袋,于是連忙回來交給蔡襄,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一個“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終于領悟了海龍王的啟示,當月廿一日酉時動工,果然此時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漲潮,橋基終于順利砌成。但是由于當時資金有限,橋的高度不夠,每逢洪水,橋面經(jīng)常被淹沒。所以后來又傳說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為此橋出資增高三尺。李五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揮霍,被小人誣告,無故被抓往京城問罪。當他的囚車過洛陽橋時,水已淹沒路面,他很艱難地過了橋,因此他對天發(fā)誓,要是他能平安無事回鄉(xiāng),一定出資將洛陽橋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順利回家,因此就出資將橋增高了三尺。當然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洛陽橋已經(jīng)是經(jīng)過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帶領十九路軍路過泉州時修建的。地址:泉州市惠安縣類型:古跡橋
游玩時間:建議0.5小時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仙游縣楓亭鎮(zhèn)東宅村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父名琇,世居仙游縣楓亭驛,初務農(nóng),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里(今后龍鄉(xiāng))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 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15歲參加鄉(xiāng)試,18歲游京師,入國子監(jiān)深造。天圣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xiāng)試獲第一名。天圣九年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 蔡襄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